2025年,6G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那么6G研发的时间表如何规划?6G比5G先进在哪里?带着期待与疑问,记者近日走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移动”)位于北京昌平区的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了解中国的移动网络创新发展过程,也体验了5G、5GA的应用生动实践,更对6G对工作与生活场景的提升有了憧憬。
“我国经历了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5G引领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副总工程师王晓云回顾了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她将1G到5G的跨越式发展比喻成从乡间小道到单车道马路再到百车道乃至千车道的扩展升级,这种改天换地似的颠覆让人顿生荡气回肠之感。王晓云表示:“我国移动通信领域‘逆袭赶超’,改变了全球产业格局,成为践行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的典范 。”
2024年是5G商用5周年,5G网络已经实现了“上珠峰、下矿井、登海岛、达边疆”。中国移动也构建了全球规模大的5G网络,基站总数超230万个,约占全球1/3以上,用户超过5.5亿户。
中国移动在珠峰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开通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实现5G信号对珠峰北坡登山线路及峰顶的覆盖
中国移动已将5G技术融入千行百业,进工厂、入海港、到田间等赋能各行各业。当前5G从垂直大类进一步走向细分集群,从服务企业走向融入生产,从改变通信模式到重塑生产流程,实现了从方案到产品、从“样板房”到“商品房”的过渡。5G全连接工厂、智慧港口、智慧农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场景应用遍地开花。据介绍,中国移动5G+行业应用案例超4.8万个,覆盖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80个。
记者走入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下称“福田康明斯”)5G智慧工厂,体验中国移动的技术赋能。中国移动为福田康明斯打造了覆盖工厂、园区的优质5G专网,通过5G技术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数据不出园区等特点,深度赋能生产全流程,实现效率提升、成本优化、安全生产与绿色制造的多重突破。在厂区,记者看到无人叉车井然有序地运输着托盘、缸体与缸盖等物料。5G全连接还让厂区一些生产装备实现了数字化无形连接,剪掉了有线“辫子”,避免了因反复折装布线而产生的通信中断影响生产的问题。
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IT高级经理刘元福一言以蔽之:“中国移动的网络安全性非常高,而且5G的稳定性超出wifi。”他继续介绍,车间内的机械臂正在进行5G改造和升级。未来将把机械臂接入5G专网,剪去有线G+AI视觉质检,将采集的图像数据高速上传至云端,利用高性能服务器进行算法的不断训练和优化,以此来实现更准确的缺陷识别。
服装店内,顾客试完衣服后将一件短袖衣服错放到了长袖衣架上。一般来说,店员要一直巡视并重新整理才能维持秩序。但在与中国移动合作的海澜之家示范店里,店员只要查看系统平台便知道衣服位置。工作人员边展示衣服,边介绍这一5G-A无源物联技术。“这个条码相当于每件衣服独特的身份证,但它并不带电池,是通过中国移动的分布式节点发射,无线电射频能量进行供电,就能做到物体识别和数据传输。”无源物联技术可助力门店实现全自动入库、海量商品自动盘点,盘点时长从几天下降至几分钟。
5G阶段移动通信网从服务人到服务人机物,从面向移动网络到面向产业互联网,这是服务范式的重大变革,更是重大技术挑战,中国移动针对性提出新型服务化架构与机制,成为实现这一重大变革的标志性技术。2024年是5G商用五周年,同时也被称为5G-A商用元年。作为5G向6G演进的关键阶段,5G-A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王晓云认为打造持续催化产业技术成熟的“练兵场”至关重要。
“6G将从5G的万物互联升级为万物智联,将为数智化转型提供新动能,孵化新业态。”王晓云介绍说,与5G相比,6G需求可总结为“三个倍增,三个一体”。三个倍增,体现在5G原有三大场景速率、连接数、高可靠低时延能力的大幅度的提高。三个一体是新增需求,就是通感一体、通智一体和空天地一体,是技术交叉融合的典型体现。
中国移动集团首席专家刘光毅表示,6G将构建一个数字孪生世界,它不只是物理世界的镜像,还将对物理世界未来发展轨迹进行预测,对潜在风险提前干预。同时,6G也将会更好地支撑AI技术的应用。6G发展将面向智慧医疗、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更多场景、更多能力,更多要素融合的多维任务需求。不过,刘光毅表示,6G预计在2030年左右具备商用能力,但其发展挑战仍然很大。中国移动将挖掘面向新质生产力的6G需求,培育应用的新蓝海。
据介绍,6G是对信息的感知、传输、存储、智算、决策和应用的全过程转变,将给未来各领域带来深刻变革。如用户都能够通过6G网络实现远程会议的全息互动,保姆机器人也会和AI深度整合,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同时,6G将会在生产领域与社会治理方面提升生产与城市运行效率。
位于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的6G实验室正加快打造6G通感算智融合研发试验装置。该装置定位为国际领先的国家级科学试验装置,是聚集通信、感知、计算、AI等全要素,融合多节点、多频段、空天地一体、高速泛在接入的公共试验平台。刘光毅介绍说,基地资源面向产业开放共享,充分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跟企业高校高效等开展全面合作,带动整个6G研发的整体推进。”